为什么厨房不建议铺地暖?
我们规划全屋地暖时,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和施工团队通常会建议厨房不要铺设地暖。这并非绝对的“禁止”,而是一个基于成本、效率、安全和实际使用场景的综合考量。将地暖系统铺设在厨房,往往弊大于利。以下是几个关键原因:
1. 性价比极低:热量的大面积浪费
这是厨房不铺地暖最核心、最直接的理由。

厨房的空间布局与其他房间截然不同。客厅、卧室大部分是活动空间,而厨房的地面大部分面积被永久性设施占据,例如:
- 橱柜(地柜)
- 冰箱
- 洗碗机、烤箱等嵌入式电器
- 中岛台(如果有)
地暖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加热整个地板,使热量向上辐射。如果将地暖盘管或电缆铺设在这些橱柜和电器下方,热量会被完全阻挡。这不仅是巨大的能源浪费(热量无法进入房间),持续的烘烤还可能损坏橱柜底板(导致板材变形、开裂)和影响电器的散热。
如果要在厨房铺地暖,施工时必须“绕开”所有橱柜和电器的位置,只铺设在中央的过道和活动区域。这样一来,厨房的实际有效供暖面积可能只剩下2-3平方米,但安装成本和系统复杂性却没有降低,投入产出比极低。
2. 干扰电器运行与食物储存
厨房是一个特殊的“热源”空间。
- 影响冰箱散热: 冰箱是厨房里重要的电器之一,它需要通过底部或背部来散热。如果冰箱所站立的地面持续发热(地暖表面温度通常在25°C以上),会极大地阻碍冰箱的正常散热。这迫使冰箱压缩机必须更频繁、更长时间地工作,以维持内部低温。其直接后果就是:耗电量剧增,压缩机寿命缩短。
- 加速食物腐败: 许多家庭习惯将蔬菜(如土豆、洋葱、大蒜)或一些干货、米面存放在地柜中。如果地柜下铺设了地暖,柜内温度将持续偏高。这种温暖潮湿(如果还有水汽)的环境是细菌和霉菌的温床,会大大加速根茎类蔬菜的发芽和腐烂,并导致干货更快变质或生虫。
3. 厨房自身的“产热”特性
厨房在使用时(尤其是中式烹饪),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热源。炒菜、炖汤、烤箱运行都会迅速提高室内温度。在冬天,当你在厨房忙碌时,烹饪产生的热量往往已经足够让人感到温暖,甚至过热。
地暖是一种响应缓慢的系统,它提供的是持续的、恒定的“基础温度”。而在厨房这个需要“快速升温”(烹饪时)和“快速降温”(结束后)的空间,地暖的慢热特性反而显得多余。
4. 增加维修和漏水风险
厨房是全屋用水最集中的区域之一,被称为“湿区”。这里有水槽、洗碗机、净水器、冰箱制冰机等,管线纵横交错,是漏水的高发区。在地暖系统(水地暖)之上再叠加复杂的厨房上下水系统,会产生“风险叠加”:
- 维修困难: 无论是地暖管道泄漏,还是厨房的上水管或电器漏水——维修都将成为一场噩梦。为了检修,你可能需要撬开地砖,拆掉橱柜。如果水渗入地暖的保温层和回填层,处理起来极其棘手,且有损坏地暖盘管的风险。
- 管线冲突: 在铺设地暖盘管时,必须精确避开所有未来需要打孔固定(如中岛台)或穿管(如排水)的位置,这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出错的概率。
厨房供暖的更优选择
综上所述,厨房不铺设地暖主要是出于对效率浪费、电器干扰、食物储存和维修风险的考虑。
那么,如果冬天在厨房确实感到寒冷,该如何解决?

更实用和高效的替代方案是安装暖气片(散热器)。暖气片即开即热,响应迅速,可以安装在橱柜空余的墙面或窗下,完美避开了上述所有问题。对于追求极简美观的用户,也可以考虑安装在橱柜踢脚线位置的“踢脚线式暖风机”,它体积小巧,可以快速为足部区域提供暖风,成本低且非常实用。
